你的位置:PG电子在哪玩 > 新闻动态 >

景舟石瓢丨这是一场“意外”的美好相遇...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7:06    点击次数:80
  • 图片

    典藏|景舟石瓢

    泥料:黄龙山大红泥

    容量:200ml & 网孔

    烧制:柴窑匣钵

    工艺:全手工制作

    匠人:王绍亦

    释文:

    不知道何时起,我开始重新审视对于这样的“怪胎”,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表,不可复制的机缘,随机、偶然,甚至普通人看一眼后,就连余光都不会再来光顾,但你细看,这样的紫砂壶,就会发现,它是会“讲故事”的,就像有些人的眼睛一样,虽不言,但有声。

    图片

    这次介绍的这把紫砂壶,是一把黄龙山大红泥的景舟石瓢,无论是泥料,还是器型,可以说,它在壶堆里,都是光芒四射的存在,但经过柴窑还原烧之后,它,成了一位低调的隐者,没有人能猜到它的底料是什么,也说不清它经历了什么。

    图片

    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,原矿不添加的料子,容易风釉,这把景舟石瓢,当时壶盖处就有点,所以我就把它放入了柴窑,考虑到红泥吃温低,就挑了个比较低的窑位,生怕烧开裂,放在匣钵内,只吃气氛,不要落灰,出窑的一刹那,我先冷漠,后好奇,最后惊喜,这种心情的变化,大概只有同行才会明白。

    图片

    壶身通刻翠竹,是一副寻找禅意的自然之境,左下角小字题诗“翠竹黄花皆佛性,清池皓月照禅心”,是一副集唐诗题佛寺的传世名联,上联“翠竹黄花皆佛性”,原本出自唐代司空曙的《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,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》,下联“清池皓月照禅心”,出自唐代诗人李颀《题璿公山池》。

    图片

    上联和下联的内容,突出表达了自然界中的万物都蕴含着佛性和禅意,而禅意又是自然而然、无需刻意追求的。

    图片

    茶、禅、器,本就是“一味”的,这把景舟石瓢,就像一位高贵的公子,但因苛求完美,为一点点小事,而经历了一般人难以忍受际遇,最后放下内心的执念,却成就了另一番味道。

    我猜,能看懂它的人,肯定也是经历,有故事的人吧。

    图片

    泡茶建议:

    1、大红泥柴烧,透气性好,建议老白茶、红茶、普洱等发酵茶

    2、投茶量6g左右,根据个人习惯调整

    “人与人的差别,

    就在于审美和对生活解读的差别。”天地方圆间,一间茶室,一隅宁静,在杯盏中,遇见星河,根本还是生活者的心境、情怀、眼界、品格,万物之美,美在智慧和人文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    Powered by PG电子在哪玩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